目前分類:心情記事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百合媽媽:

 

邱 常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個星期六上法鼓山做義工,已變成一種習慣。沒有領眾法師一年(去四川賑災),偶而回山聯繫時會與大伙說說話常上山的義工還是維持一定的人數。清明前一個禮拜,天氣濕冷,傍著細雨紛飛,無礙發心。上山出坡的師姐們在平台下車後,穿著自己帶的雨具,揮著鐮刀、手持布袋,清除園區平台、大殿後方,百合周圍雜草。照例,出坡-點心-用齋-午休-出坡-回程。有時歇腳,想著這群發心的義工,心中總有些感動,長期以來沒名沒利的,沒有掌聲,沒有法師關愛的眼神,復育百合的工作,需要體力付出,日曬雨淋,常弄的滿身泥。

 

邱 常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慧娟菩薩:

邱 常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參禪學道為求解悟,禪宗心法,是直指人心,不立文字的。故壇經開宗明義言:「菩提自性,本自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行由品裡五祖為託負法衣,對門下弟子說道:

 

邱 常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言:

 「天」的思想在中國文化裡,一方面承襲固有思想,另一方面也隨著民智開啟,在不同時代,甚至不同時空環境下,賦予不同的認知與意義。在孔子口述的論語裡「天」、「天命」、「性」、「天道」等文詞概念中、好像有著相通、相關和相連性。孔子痛失得意門生顏回時說:「天喪予天喪予!」,周遊列國遇宋國奸臣司馬桓魋削跡伐壇之辱時說:「天生德於予,桓魋其如予何?」所指的「天」為何?在回顧一生自述中「吾十有五,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矩。」什麼是孔子所知的「天命」?被尊稱為「至聖先師」一生教人不厭,誨人不倦,子貢卻說:「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,「性」與「天道」是孔子故意保留不說,還是另有隱情?節錄「論語」中有關天的觀念文章,作為本文探討之開端。

邱 常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